首页 资讯 正文

青岛遇见东盟,共话蓝色合作新未来

体育正文 243 0

青岛遇见东盟,共话蓝色合作新未来

青岛遇见东盟,共话蓝色合作新未来

新华社青岛7月4日电(记者张武岳、岳东兴、许仕豪(xǔshìháo))午后时分,山东青岛崂山区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,欢声笑语(huānshēngxiàoyǔ)不断。青岛西海岸女足的姑娘(gūniáng)们(men)为低年级的“足球小将(jiāng)”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训练课:她们耐心纠正孩子们的技术动作,分享与足球结缘的故事,将运动的快乐传递给每个参与者。 青岛西海岸女足的队员正在(zài)指导孩子(háizi)们训练 “在队员们和孩子们身上,我看到了足球最本真的(zhēnde)样子。”西海岸女足主教练刘清感慨。这家于2023年4月成立的女足俱乐部,仅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(shíjiān),就已成长为中国女足甲级联赛的一支劲旅(jìnglǚ)。俱乐部在填补(tiánbǔ)当地职业女足空缺的同时,持续探索社区足球和校园足球的普及方式,助力足球文化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推广,为青岛“足球城”建设添砖加瓦。 这座北方海滨城市与(yǔ)足球结缘,最早可以追溯到百余年前。 1924年1月,青岛观象台职员(zhíyuán)宋国模邀请一批体育(tǐyù)爱好者,组织成立了当地第一支足球队——中华(zhōnghuá)足球队。自此,足球基因融入城市血脉,静静流淌。 到20世纪30年代,青岛(qīngdǎo)(qīngdǎo)已有(yǐyǒu)大大小小的业余球队百余支,经常举办各种足球联赛。在老城区的街头巷尾,喝啤酒(hēpíjiǔ)、吃蛤蜊、聊足球,成为独特(dútè)的地域文化。1993年,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正式成立,成为青岛第一支职业化球队,也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创始成员。得益于浓厚的足球氛围和当地对足球运动的重视,2022年1月,青岛市成功入选“十四五”期间首批(shǒupī)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。 “青岛足球经过多年沉淀,历代足球工作者打下了(le)坚实基础。如今(rújīn)的繁荣是所有足球人共同努力的结果(jiéguǒ)。”青岛海牛俱乐部投资人乔伟光说。 在(zài)青岛市足球(zúqiú)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田卫国看来,青岛作为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的“重”,在于职业足球、社会足球、校园足球均衡发展、齐头并进。 2024年,在职业足球层面,青岛(qīngdǎo)的“一城双超双甲”格局成为亮点。青岛海牛和(hé)青岛西海岸征战中超联赛,青岛红狮和青岛西海岸女足也(yě)分别在男足和女足甲级联赛中有优异表现,当地职业足球俱乐部规模数量和发展层级均(jūn)位居全国前列。 “我们顺利完成62场职业联赛(zhíyèliánsài)主场比赛组织工作(gōngzuò),‘青岛德比(débǐ)’‘齐鲁德比’精彩上演,主场比赛吸引了(le)不少球迷现场助威。”田卫国说,2024赛季青岛职业队伍全面保级,巩固了职业足球发展良好局面。 职业足球繁荣的(de)同时,青岛当地足球从业者也认识到,群众(qúnzhòng)的支持是保障足球运动长盛不衰的本源,让足球走进社区、融入生活,才是推动(tuīdòng)青岛足球持续发展的关键。 青岛城市联赛比赛现场 6月21日,2025青岛市社区足球锦标赛开幕。本届赛事吸引了24支(zhī)社区足球队、共600多名运动员参赛。据介绍(jùjièshào),当地还建立起青岛城市足球超、甲、乙、丙四级联赛体系,共计69支队伍参赛。经过不断(bùduàn)发展,青岛城市足球联赛已成为青岛市社会足球的一面旗帜(qízhì),获评全国(quánguó)首批(shǒupī)群众“三大球”精品赛事。 数据(shùjù)统计显示,青岛市(shì)每年开展的各类(gèlèi)足球赛事(sàishì)(zúqiúsàishì)达30余项,市级群众性足球赛事超过6000场,全市常年参与足球活动人口达50余万人,市足协杯赛、市直机关五人制足球赛、3V3足球城市挑战赛、职工足球超级联赛等赛事,深入基层、扎根社区,足球的激情在城市各处流动、持续升温。 抖音足球嘉年华青岛站现场(xiànchǎng)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,近年来青岛不断加大力度推进足球特色学校(tèsèxuéxiào)(幼儿园)的建设工作。全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有400多所,200余所学校被教育部授予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”称号,构建(gòujiàn)起“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、大学(dàxué)”四级校园足球联赛(zúqiúliánsài)体系,实现校园足球赛事全面化、一体化建设。以校园足球为引领(yǐnlǐng)的学校体育活动蓬勃开展,切实提升了学生(xuéshēng)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。 尽管在(zài)多个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,但(dàn)(dàn)当地足球管理者和从业者对青岛足球的发展现状依然保持清醒。田卫国坦言:“国足战绩不佳,近年来接连(jiēlián)在国际大赛中‘折戟’,这多少会影响老百姓看待足球的态度。青岛虽然在顶级职业联赛的球队较(jiào)多,但球队成绩并不突出,市民观赛热情也有所降低。” 与此同时,由于市区体育场馆收费标准高,城市联赛的(de)预算有限,不得不(bùdébù)将比赛放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场地,民众去观赛的时间和交通成本均较高。“赛事‘叫好不叫座’,这(zhè)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状(xiànzhuàng)。”田卫国说。 “近年来火爆的‘村超’‘苏超’等给了我们(wǒmen)(wǒmen)很多(hěnduō)启示,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向他们学习,研究(yánjiū)更多品牌化、商业化路径,将城市联赛等赛事打造成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、助力社会经济发展、撬动城市全方位升级的精品活动。”
青岛遇见东盟,共话蓝色合作新未来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